中拍协·新公民小额基金持续为教师筑梦 2014年春季学期中拍协·新公民小额教师基金自3月5日启动以来,截至2014年5月23日,共接收来自14个城市,179名老师发来的申请,领域涉及语言、社会、人文艺术、科学、身体等。截止到目前共审批通过76份,总支持金额达58085.33元。 用艺术为学生插上快乐的翅膀 在北京新希望实验学校从事美术教育10余年的王鲜琴老师说,打工子弟学校的客观条件,学生们停留在语数外三门课程的圈子内,没有机会和能力接触更多广阔的知识,尤其上美术课,现在的教材主要以创新创作为主,大部分手工制作的内容除简单一些自己配备材料可进行制作,稍微复杂的只能是老师讲述一下。 “上陶泥雕塑课,没有陶泥,我问学生们愿意自己买橡皮泥制作吗,举手的寥寥无几,学生回答我,家长不给钱。这样的情况每个年级都会碰到很多次,每一次都会有一种无奈何焦虑。他们没有机会去拓展,没有能力去创作,没有心思去思考,没有眼界去观察,他们停留在属于自己窄窄的知识领域。”王老师在申请中这样写道。 2014年春季学期,中拍协·新公民小额教师基金开放申请,王老师获得800元的资金支持,带领孩子们开设泥塑课程。让学生接触软彩泥,尝试用这种新兴材料制作手工,并将成品用于展示和课堂写生。让学生享受制作的快乐、成就的快乐、新奇的快乐及自信的快乐。 76个项目就这样满足了76位教师和无数孩子们小小却珍贵的梦想。 项目的思考与改变 据记者了解,2014年春季学期,是中拍协·新公民小额教师基金持续开放的第7个学期,从之前以支持购买物品的形式完成,例如教具、教辅、奖品等。到现在更加强调以创造性地解决打工子女面临的一个个具体问题,通过执行过程,使老师自身获得学习和成长机会,进而带动孩子成长之路的大不同。 作为项目支持方,中拍协相关人士也告诉记者:“现在老师的申请案例越来越好,对学生的观察也越来越细致,可以从一个真实的需求出发,为孩子们带来改变。今年,基金将组建发现者团队,随机发掘活跃老师的创新实践,及时予以审批,并作为优秀的申请案例传播和推广。” 优秀申请案例分享 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母亲节英语联欢会 母亲节活动当天,学生为母亲送上康乃馨 燕京小天鹅公益学校王庆雅老师:发现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兴趣。在母亲节来临之际,举办二年级一班“Thanks Giving For Mother’s Day”晚会。内容包括:英文歌曲、真情流露、英文话剧、亲子互动。晚会一方面为孩子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为孩子们提供向母亲表达爱的机会。 阅读习惯养成——朗读带动阅读 燕京小天鹅公益学校介晓老师:发现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差。在班级推行朗读计划。每天中午休息时间或是自习时间都可以有学生自愿到讲台前来讲故事给其他人听。为了让自己的故事被其他同学喜欢,孩子们会去主动的借书去挑选故事,这样使得班级图书的借阅量大幅增加。现在班上有三分之一的孩子两三天就能看完一本书。 加强自我认知——性健康教育 深圳市宝安区信兴学校的周文俊老师:发现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启蒙。周老师购买大量主题绘本,通过阅读来影响这些孩子,让学生从绘本中了解自己的身体、男孩女孩的不同、以及如何更好地自我保护。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